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新闻

一年四篇!我院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林志伟课题组再发高水平SCI论文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点击数:337 字号:

近日,我院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林志伟课题组在微生物领域国际著名期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JCR一区,影响因子4.6分)上成功发表研究论文《Overexpression of KPC contributes to ceftazidime-avibactam hetero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其中课题组成员李宜檀为第一作者,林志伟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阳江市人民医院为第一单位。今年以来,林志伟课题组已先后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和BMC Micro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共计19.5分。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多重耐药病原菌之一,由其引起的重症感染死亡率高达40%以上。近年来,CRKP在我国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CRKP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内的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临床上治疗CRKP感染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非常有限,常常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是治疗CRKP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对产金属酶以外的CRKP均具有优秀的抗菌活性,被誉为治疗CRKP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CRKP对其耐药率也逐年升高,其耐药形成机制已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阐明的问题。细菌异质性耐药使用临床常规药敏方法无法检出,一旦形成往往导致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失败和细菌感染迁延不愈,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林志伟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耐药率,因此该论文系统研究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形成异质性耐药的演化规律和分子机制,发现其形成主要与碳青霉烯酶KPC的异常表达相关,并根据该机制进一步探索出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异质性耐药的抑制策略和替代用药方案,对CRKP临床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研究工作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卓超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企业联合基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高水平项目的经费支持。

近年来,在“科技兴院”正确方针指导下,医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林志伟博士在我院工作以来,带领团队深耕于多重耐药病原菌的耐药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已获批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资助并且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SCI论文,对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