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阳江地区首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
近期,我院关节外科成功开展阳江地区首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术”,标志着我院关节镜新技术的运用再上新台阶。
患者是一名35岁的小伙子,因外伤致右膝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关节不稳,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经医生检查,初步诊断为“右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遂收入关节外科治疗。
患者入院后根据受伤机制,体查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右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既往此类病人一般考虑行自体肌腱或异体移植修复常规重建,从而达到膝关节的稳定状态。韧带重建方式有很多种,开放重建手术目前已基本被临床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关节镜下韧带重建。
为了更微创化、个体化实施韧带重建,关节外科团队提出为患者实施一种近来因其独特优点而逐渐流行起来的新的交叉韧带重建术式——全内技术。手术过程顺利,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可早期进行康复运动。
手术医生曾杏新主任医师介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韧带损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爱好者与日俱增,交叉韧带损伤也越来越常见。交叉韧带损伤多为完全性断裂,所以一旦损伤,很难有自愈的机会或可能性。并且这类患者大多为高活跃度的年轻群体,一旦忽视,很容易导致反复膝关节“扭伤”,最终继发半月板或其他韧带的损伤。与传统关节镜下重建方式相比,全内重建手术设计的核心区别在于移植物胫骨端的固定方式不同,并因此独特设计而具有以下优点:
(1)只取一根肌腱,保留患者腘绳肌肌力,利于术后的康复,适合于对运动有高要求的患者。
(2)只需一根倒打钻,代替多根钻头替换的手术过程,减少手术流程,节省手术时间。
(3)双侧悬吊固定方式, 肌腱隧道更短,保留更多骨量,术后愈合更快,恢复期缩短。
(4)避免使用挤压钉切割肌腱、扩大隧道、形成骨道空洞;避免使用门型钉压迫刺激骨膜,导致患处疼痛。
(5)与外界相通的隧道小,降低感染的风险。
(6)更小的切口,损伤更小,更符合微创理念。
(7)翻修便利,减少并发症。
(8)移植物与骨隧道匹配度更高,减少“蹦极”“雨刷”效应。
关节外科主任赖欢乐主任医师总结道,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爱好者与日俱增,交叉韧带损伤也越来越常见。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常见症状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临床上如果常规X线检查或CT检查无阳性发现,但存在上述症状体征,则应高度怀疑是否存在交叉韧带损伤,需进一步完善膝关节MRI检查。近一年来,我院关节外科在运动医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粤西地区及阳江地区新开展技术3项,该项技术成功开展将为交叉韧带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方式及早期康复方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