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亲情究竟是什么?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叮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亦或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有时也会上演“三分亲情,七分怨”的悲剧。在我的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时,我们不仅需要护理患者,运用叙事精神与患者进行一场心灵的沟通,同时也需要走进家属的内心,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一天下午,我跟往常一样,接完手术后在护士站写记录,突然病房内传出来一阵吵闹声。我急忙往病房跑,进去一看,原来是刚做完手术的陈大爷要起来打女儿。我连忙拉住陈大爷想要拔掉心电监护的手,好言好语劝说才让陈大爷平复下来。而陈大爷的女儿只是坐在凳子上哭,隔壁的病友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事情经过告诉我。
原来是陈大爷手术麻醉过后一直觉得插着尿管不舒服,想要伸手去拔掉,照顾他的女儿看到好说歹说都不听,只能去按住老爷子拔尿管的手。这一按就出问题了,陈大爷以为女儿要虐待他,要打他,暴脾气马上就上来了,就想跳起来打回去。
了解事情原委后,看着陈大爷和有点歇斯底里的女儿在对骂,我安抚好陈大爷后,就把陈大爷的女儿叫了出来。我说:“还好吗?”陈大爷的女儿哽咽地说:“让你看笑话了,其实我早就习惯了。”
听到这话,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小心翼翼地问:“方便跟我聊一下吗?可能这样你会舒服点。”我说完,看着她哭红的脸。
她说:“其实我现在好压抑,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说给你听也无妨。”她一脸自嘲地说:“我爸就是乡下没读过书的老头,重男轻女,有什么好事都想着我哥,现在生病了,他都没时间来照顾,我这个当大姐就得放下家里的事来照顾,谁知道还讨不了好,我说的话他从来不听,就听我弟的。我都是为他好,谁知道他想打我。”
她继续说道:“我本来身体也不好,为了我爸,我都在这每日每夜地照顾他。你应该听出我的声音有异常,我的舌头之前长了个瘤子,幸好我命大,切了后没有复发,后面也不用做什么治疗。前年出点意外腿也受过伤,虽然好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不舒服。这些年,我都是自己走过来的,我爸都没理过我。我知道,这是我欠他的,谁让我是她的女儿,但他怎么可以这样污蔑我?”
听着她说父女俩的恩怨情仇,我挺同情她的。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从你的语言中,我听到了你对父亲的爱,其实他也是爱你的,老爷子年纪大了,是老小孩了,而且他刚麻醉过,情绪还没清醒过来,他不是故意的,你看这几天你照顾他,他情绪不是很好吗?我们不和生病的人置气,也许明天他脑袋清醒过来了就给你道歉了。”
她说:“其实我爸以前对我也很好,有点好吃的都带回家给我,只是后来我长大了,就开始变了。”
我说:“父爱都是深沉的,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会表达罢了,我们做好子女应尽的义务,做到问心无愧,不让将来后悔就可以了。”
她说:“对,你说得有理,先让让他,后面等他病好再说。”说完,她如释重负地回到病房继续照顾陈大爷去了。
第二天,陈大爷的情绪也平稳了下来,虽然我不知道这对父女有没有推心置腹地沟通过,但我从他们和谐相处中看出来,陈大爷的女儿已经原谅父亲了。
在女儿的悉心照顾下,陈大爷康复得很快。出院当天,陈大爷的女儿拉住我的手,谢谢我让她吐露心声,放下这么多年的心病。
叙事护理影响着陈大爷的女儿也影响了我,它让我们医患的关系相互信任,也让我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未来,我要把叙事护理继续做下去,帮助更多的人。